Quantcast
Channel: 大眼赵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

冯氏春晚,国家定制(发表于2014.2.11《淄博晚报》)

$
0
0

     其实不可否认,即便完全撇开意识形态上的因素,冯小刚同志在观众心目中也是当下中国一个重要的独立于“主流”和体制之外的文化符号(当然也是相对的),在那些看似左右逢源的商业和娱乐外衣之下,谁都能感觉到他投射在普通人命运上的人文情怀和悲悯之心,他在某种程度上也被赋予了基于掌握巨大话语权的公众代言责任。因此,冯小刚执导春晚的消息甫一传出,我等除了吃年饭看春晚别无它途过除夕的劳苦大众还是有些“喜大普奔”的,当然也没指着他登高振臂,就希望如他所言,让弟兄们“图一乐”,而已。

 

     可结果呢?依然是空洞到傻乎乎的大歌大舞,依然是硬胳肢人的所谓搞笑,依然是年年都有年年烦的无望说教……冯小刚似乎给之前他自己和我们都鄙视的所有一切吹了个响亮的“集结号”,生生端上一道“观众最不喜欢的春晚特征”大拼盘。这场挂着“国家项目”、“代表中国最高文艺水准”名头的晚会,空怀一颗宏大叙事的野心,看上去却无异一次击鼓传花的工会活动。这让之前历届春晚的导演瞬间“解套”,背了多年的千夫骂名,一朝涨停在“理解”二字。乐没图着,倒又添了新堵,全国人民这才发现,原来“春晚”到谁手里都是一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模样,就像一位全身插满管子的苟延病人,放弃治疗于心不忍,继续支撑对大家又都是一种绝对的煎熬和折磨。

 

    我想,除夕之夜,砸了大锅的“冯氏春晚”的唯一功劳,就是让我们在一味谩骂的愤怒中冷静下来,能够从另外一个角度认真审视“春晚”的前世今生。“谁比谁傻多少?”,冯导难道比我们还弱智吗?他之前的那些导演的能力有真那么不堪吗?对比他们手中一年又一年换汤不换药几乎完全相同的作品,我们终于明白——不作过度解读也不带任何政治色彩地说——“春晚”,它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广告!就像两千年前那片让你口水直流暂解干渴的梅林,不管你信不信,它的目的就是让你安静地呆在那里,并且让你的生理上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受到某种愉悦。它不可能是别的样子,它应该,也必须是你每年都看到的这个样子,无论观众还是导演。

 

    可以想见,假如春晚的导演不是冯小刚,而是是姜文或者是贾樟柯或者是从未“浮出水面”的那帮家伙甚至是王朔,春晚,它也还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它不接受“私人定制”,它,只能是“国家定制”。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