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大眼赵亮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

拯救大兵宇航员马特·达蒙火星漂流记

$
0
0

所以,这个看上去有点“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标题并不是一个病句,我的意思就是说,《火星救援》给人的感觉很像《拯救大兵瑞恩》和《鲁宾逊漂流记》的结合体。

我敢说你要是扳着原著看N多次这部电影,同时充分利用“度娘”和“谷哥”,最终彻底弄明白影片中一切自救和施救的梗梗,那么你一定会成为一个集植物学家农学家化学家天文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结构工程师电子工程师机械工程师甚至作家……多种高能于一身的超级学霸。与以往大多数太空科幻片——比如《星际穿越》——不同的是,《火星救援》没有时间旅行穿越黑洞外星飞船……这些仅仅存在于理论和想象中的玄乎玩意儿,它的一切看上去都是真实的或者无限接近现实的。从马特·达蒙漂流火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种种,到飞船续航、“拦截”、“捕捉”等等所有看上去不可思议的细节,其实都是我们人类已经做到或者说做就完全可以做到事情,甚至整部影片中那个听上去最炸裂脑洞的“引力弹弓”也并非只是爱因斯坦霍金们笔记本上的“鬼画符”,据闻NASA的土星“卡西尼号”太空探测器早在本世纪初就玩儿过这一“太空漂移”式的酷炫特技了。

雷德利·斯科特特意用这种“伪纪录片”的手法,不厌其烦地向我们展示马特·达蒙孤身一人“解决了一个问题,接着再去解决下一个问题,解决的问题越多,你就离家越近”的详细过程,其作用与《鲁滨逊漂流记》、《神秘岛》那些大航海时代的冒险小说一样,在冷静、客观的笔调下,我们看到的是光芒闪耀的欧美人文主义文化中探索自然、征服自然、崇尚科学、个人奋斗的进取精神,只不过这一次大海变成了太空,帆船换作了飞船。

然而除了科学,他们也没有忘掉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基石——为大多数人类所共同认可的普世价值观。马特·达蒙在一人在火星上忙活着,地球上则陷入了一个《拯救大兵瑞恩》式的悖论:是冒险再牺牲六个人去救一个人,还是放弃“大兵瑞恩”保证六个人的绝对安全?当然最终是皆大欢喜,全世界的人又被美国感动了一把,好莱坞假象也罢,洗脑也罢,但是泪流满面中你就不得不感叹,大洋彼岸不光硬实力牛逼,他还特么是一个道德模范正义大叔。

至于影片里加入的中国元素,我觉得大家还是多考虑一下市场和票房的原因,那个可以忽略不计别太当回事,真以此为荣黑暗中激动得什么似的无异于意淫。要不怎么没人在乎陈数出场时间短演技还烂呢?她除了不像一个科学家,其实,别的什么也都不像,不过浓妆艳抹的外形多少有点让人想起——看了你就知道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7

Trending Articles